1、受热面
锅炉受热面是指“锅”与烟气接触的金属表面积,即烟气与工质进行热交换的金属表面积。受热面的大小,工程上以烟气侧的放热面积(管式空气预热器除外)计算,用符号“A”表示,单位为m3。
2.受热面蒸发率
蒸汽锅炉每m3受热面每小时产生的蒸汽量称为受热面蒸发率,用符号D/A表示,单位为kg/(m3·h)。
由于烟气再流动过程中不断放热,烟气温度逐渐降低,致使各受热面处的烟气温度水平不相同,其受热面蒸发率有很大差异。对于整台锅炉而言,受热面蒸发率只是一个平均指标,一般锅炉的受热面蒸发率D/A=30~40kg/(m3·h)。
3.受热面热功率
热水锅炉每m3受热面每小时产生的热量,称为受热面热功率用符号Q/A表示,单位为MW/m3或kJ/(m3·h)。与蒸汽锅炉一样,热水锅炉受热面热功率也是一个平均值概念,一般受热面热功率Q/A<0.03335MW/m3或Q/A<83700kJ/(m3·h)。
4、锅炉热效率
锅炉热效率是指在额定负荷运行时,每小时输送的燃料全部完全燃烧所放出来的热量中有百分之几用来产生蒸汽或加热水,用符号ηgl。
5.锅炉金属耗率
锅炉金属耗率是指单位额定蒸发量所用金属材料的质量,单位t·h/t。金属耗率指标一般为3~6t·h/t。
6.冷锅炉电耗率
锅炉电耗率是指生产1t蒸汽耗用的电能,单位kW·h/t。锅炉电耗计算时,除了本体外,还应计算所有的辅助设备。
衡量锅炉的经济性,不仅要求热效率高,而且要求金属耗量低,耗电量少;但三者之间是互相制约的。如果要提高锅炉热效率,则要增加受热面的面积,这样金属耗率就增加了,为了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应综合考虑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取其值。